• 兴安岭上新福春伐木又是育林人(文化印记)——写在老舍等名家大兴安岭采风53周年[绿报]
  • 发布时间:2014-08-21
    文档来源:
  •  

    作者:尹萍 商晓东 隋海涛

      1961年8月8日,文化名家在甘河林业局库中林场生态功能区采风,图为老舍(右,站立者)在吟念自己即兴所作的诗歌。

      在甘河林业局库中林场的原始森林中,前来采风的名家或席地而坐或索性躺在绿地上。本文照片由内蒙古甘河林业局提供

      巍峨雄奇的大兴安岭孕育了广袤的原始森林,也滋养了汩汩流淌的森林文化。1961年夏天,老舍、叶圣陶、翦伯赞等二十几位文化名家到内蒙古参观采风,创作出了《林海》、《内蒙访古》等不朽名篇,广为流传,为大兴安岭林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铸就了相当时期内森林文化发展的巅峰。

      为纪念这次重要的文化活动,8月2日,作为当时采风活动唯一参观过的林业局——内蒙古甘河林业局举办了老舍等文化名家采风纪念座谈会。会上,来自大兴安岭地区林业部门和文化界的相关人士聚集一堂,畅谈老舍等名家作品对森林文化的启迪和引导作用,并针对林区面临全面停伐的新形势,为森工企业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与会者一致认为,多年来,老舍等名家留下的经典作品已凝结为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陪伴一代代务林人战胜艰难困苦,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在弘扬生态文明的今天,林区已由开发为主,转为以保护为主,森工企业既要奉献优良的生态,又要谋求自身发展,但林业工人艰苦奋斗的时代记忆不会磨灭,并将伴随和激励他们迎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纪元。

      流逝的岁月带走过往的记忆,但总有一些珍贵的片断历久弥新。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让我们将时光倒流,重温这些名家留下的壮丽篇章,追忆林区那段如火燃烧的激情岁月。

      此次采风团中有哪些名家?当时的林区带给他们怎样的感受?一路又发生了哪些故事?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试图一探究竟,还原当时的真实情景。

      关于此次活动具体时间和人员构成,可以在历史学家翦伯赞《内蒙访古》的开篇中一见端倪:“一九六一年夏天,我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等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访问历时近两个月,行程达一万五千余里。”

      老舍在散文《内蒙风光》中也写道:“一九六一年夏天,我们——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共二十来人,……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

      在具体描述内蒙风光时,老舍首先写到的就是大兴安岭——《林海》。这一章节在发表后不久,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相信那一代人到今天还对其中的句子耳熟能详。在文中老舍按捺不住对林海风光的赞叹,直呼“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并将这种可爱与林业工人的奉献联系在一起,写道“它的千山一碧,万古长青,又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起来,于是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不仅使我们拍掌称奇,而且叫人心中感到温暖,因而亲切、舒服。”及至后来名家们亲到林场,目睹了林业工人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之后,“这种亲切之感便更加深厚了。”

      名家采风团当时参观的唯一林场正是甘河林业局的库中。关于林场的见闻,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在《林区二日记》中记载详细:“八月八日立秋,上午十点过,我们在牙克石登上火车,前往大兴安岭林区。……火车到达甘河在夜间十二点。第二天清早,林业局十几位同志来相迎,并进早餐。听说有一位鄂伦春族的青年干部,我们就拉他过来边吃边谈。他叫泉博顺。早餐过后,我们上小火车,要经过五十公里,到一处地方叫库中(林场)。”

      文中提到的鄂伦春族青年泉博顺后来曾任鄂伦春自治旗政府副旗长,如今已是81岁的老人,因身体原因,他未能出席座谈会,但在会上播出的一段视频中,他饶有兴致地回忆了当时的情况:“那时我是旗公安局政保股股长,得保卫去。头一天到甘河,第二天坐森铁专列,地上铺的全是新毛毯。”

      头一次乘坐袖珍可爱的森铁小火车,叶圣陶感觉十分新奇。他写道:“我们所乘的车,构造和大小,跟哈尔滨儿童铁路的客车相仿,双人板椅坐两个人,左右四个人,中间走道挺宽舒。车开得相当慢,慢却好,使贪看两旁景色的人感到心满意足。”而这一路车窗外的风景,令他激动不已,诗兴大发:“车窗外就是树木,树木外还是树木,你说单调吧,一点也不,只觉得在林绿之中穿行异常新鲜,神清气爽。古人栽了几棵梧桐或芭蕉,作诗就要用上‘绿天’,未免夸张。这时候我倒真有‘绿天’的实感。既而看见一条河道与铁路并行,一打听知道这就是甘河,水清见底,水草顺着流向徐徐袅动。我又得诗一首:

      波梳水草成文理,澄澈甘河天影蓝,

      高柳临流蝉绝响,清秋景色宛江南。”

      第一次走进原始森林,在自然怀抱中名家们文思泉涌,在各自的笔端流淌:

      老舍赞颂道:“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中写道:“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太阳都射不进去的丛密的森林。秋天的太阳无私地普照着连绵不断的山冈,畅茂的森林在阳光中显出青铜色的深绿。在山下,河流蜿蜒地流过狭窄的河谷,河谷两岸是一片翠绿的草地和丛生的柳树。”他不禁感叹:“世界上哪里能找到这样美丽的花园呢?”

      叶圣陶“索性躺下来,伸展四肢,仰面朝天,看明蓝的高天和悠闲的白云。落叶松的树冠并不相互邻接,因而不至于翳天蔽日,阳光漏下来,照得身上微微发汗,望那些树干,挺极了,好像都不是静止的,棵棵都在往上伸,直欲伸到蓝天。”

      中午,原始林中的野餐让热烈的气氛达到高潮。据泉博顺回忆:“喝的是色(果)酒,摆的熟食,挺热闹,吃饭唠嗑。”当时叶圣陶对泉博顺说,你是鄂伦春族,一定会跳舞唱歌。于是大家“连跳带唱,再吃饭,他们(指名家)也觉得挺快活。”

      今天我们还能在叶圣陶的文字中感受到当时的快乐:“在原始林中野餐,在原始林中听歌看舞蹈,全是平生所未经,那新鲜意趣实在难写难描。”

      而接下来的伐木表演更是让名家们感受颇深,他们不由自主地在作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家端木蕻良在散文《在内兴安岭原始森林里伐木》中写道:“我们的伐木工人就是以这样的雄姿,每日踏遍山林,夏天战胜蚊虫炎热,冬天战胜冰雪严寒。他们不仅夺取千顷良材,而且还要哺育山林,在大兴安岭播种着青春,使林壑优美,使江山如此多娇。”

      老舍先生联想到木材的归宿,写道:“有多少省份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桌椅、椽柱,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在散文《内蒙忆旅》中写道:“这里是原始森林的海洋,在这过去几乎从来没有人烟的地方,现在却有几十万儿女,‘右手栽树,左手砍树’,进行着森林开发和更新育林工作。”

      离开库西林场,名家们意犹未尽,依依惜别,但他们对原始森林的向往,对大兴安岭林区的赞美则留在了这些饱含深情的诗句中,并为世人永久传颂:

      大兴安岭

      老舍

      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岭风清暑自收。

      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

      黄金时节千山雪,碧月溪潭五月秋。

      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

      访甘河游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翦伯赞

      兴安岭上甘河滨,杜鹃花开万古春。

      几十万年今逝矣,松桦依旧撼烟云。

      访大兴安岭鄂伦春旗

      王冶秋

      兴安岭上林如海,鄂伦春旗百事新。

      猎兽番成养兽者,伐木又是育林人。

      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8月8日下午,当名家们返回甘河局址途经森铁沿线21公里处时,老舍先生曾欣然为此站命名“新福春”,寓意林区新的幸福就要来临。今天回想此情此景,先生的祝福音犹在耳,无疑又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让我们祝愿如他所言,转型之后,林区新的幸福早日来临。(受版面所限,以上诗词部分为节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