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彦淖尔市全力推进重点区域绿化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重点区域绿化专题】
  • 发布时间:2015-01-27
    文档来源:
  •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的要求,市委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巴彦淖尔市重点区域绿化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的通知》,市、旗两级都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重点区域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专项推进。各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多措并举,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显著。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党委政府重视,强力推进是抓好重点区域绿化的关键2010年,市委政府提出做好“水、绿、文化”三篇文章,建设美丽巴彦淖尔。围绕“绿起来”这一目标,按照水系绿化与通道绿化同行、城镇绿化与村镇绿化齐抓、植绿与护绿并重的总体要求,全市大力实施林业生态治理工程。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全市上下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力推进通道、城镇及周边、村屯(养殖园区)工业园区及工矿企业、黄河堤防公路等重点区域的绿化,大大改善了我市的人居环境,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两年来共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面积28万亩。20122014年,全市各级政府投入重点区域绿化资金达60多亿元。每年召开两次由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林业工作会和现场会。造林期间,市林业局每周都向市委政府和各旗县区党委政府报送植树造林信息专报,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做了重要签批,为推动造林绿化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入调研,科学决策是抓好重点区域绿化的基础。市林业局组织专家深入实地进行专项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一是制定出台了《巴彦淖尔市关于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见》。市级财政每年安排 500 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用于各地造林以奖代补,逐年增加,到“十二五”末以奖代补资金每年增加到 1000 万元。二是出台了《巴彦淖尔市义务植树管理办法》。鼓励多形式植树尽责,义务植树实行基地化。三是下发了《关于加快林木种苗生产的通知》。到2016年,全市育苗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夯实种苗基础。四是制定出台了《巴彦淖尔市重点区域绿化方案》。确定了我市20132020年期间通道、城镇、村屯、规模化养殖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工业园区及工矿企业、黄河北岸绿化的任务和标准,实行部门联动,归口管理,明确了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

     ()强化服务,严把质量是抓好重点区域绿化的保障。为了确保造林质量,林业部门从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严格督促检查。一是建立技术承包责任制。市林业局推行了领导包片、二级单位联系旗县区的技术承包责任制,实行行政、技术双线负责制,每一个下乡干部既是工程的技术指导者,又是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者,不仅督促检查工程进展情况,而且指导造林绿化,从挖坑、栽植、浇水、扶苗、管护等多个环节,严把质量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特别是重点区域绿化实施以来,市、旗县区林业部门每年都安排85%以上的技术人员深入到造林一线,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每项重点绿化工程都有2名林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十二五”以来,重点绿化工程全部采取了市场化运作模式,专业化造林方式,引入招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等现代工程管理手段。绿化工程公开招标,中标的专业绿化企业先期垫资,政府根据成活率分年度给付绿化资金,既吸引了社会资金投向林业,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林业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责任,做好工程的监督管理、技术指导和组织验收工作。实行招投标制的绿化工程在三年工程期内由绿化企业负责抚育管理,抚育管理不达标的扣除工程款。通过市场化运作,保证了造林质量。三是严格督促检查。每年将年度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并列入市政府与各旗县区政府签定的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之中。市委政府督察室和市林业局进行全程督查,考评验收。特别是2013年以来,市林业局成立了14个专项推进工作组,实行专项督查,专项指导,专项考核。同时,市政府将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两项指标纳入了对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实绩考核内容,将绿色通道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进行单项考核,开展了“巴彦淖尔市十个绿化模范人物” 和“巴彦淖尔市十项绿化优质工程”评选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二、重点区域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造林成本增加,资金投入大。特别是通道绿化普遍推行租地造林、密植造林、宽林带、换土换沙、苗木规格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调查统计,租地成本平均每亩达到895元,换土换沙工程造林的整地平均每亩357元。造林仅靠国家的补贴补助远远不够,人工造林亩均投资的缺口越来越大。

    (二)租地造林激增,不利因素多。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巴彦淖尔市近几年的人工造林有一部分是租地造林,虽然拓展了造林空间,但也带来一些弊端。一是租地费用大,增加造林成本。租用耕地价格每亩在7001200元,租荒地价格每亩在400-600元之间;二是易产生林农矛盾。租地期限到期或租地费用不到位将产生林农矛盾;三是租地期限长、不可控因素多。

    (三)抚育资金不足,管护压力大。据调度统计,人工造林后续管护费中比重最大的是浇水费和租地费。一是经测算,全市2010-2014年人工造林的后续管护费用每年需34240万元中,份额最多的是浇水费,占总费用的43.5%。后期的浇水强度是林木保存下来的重要指标,套内盐渍化土层必须依靠排灌措施将盐碱排压到根系生长层面下,方可保持林木正常生长。对于地下水位低的前山段,浇水抚育得到林木根系达到自身涵养水源能力,这个需要几年或十几年。如乌拉特前旗高速公路前山段全年浇水6-7水,平均每年每亩投入1700元,套内段全年浇水2-3水,平均每年每亩450元。二是占后续管护费用比重第二位的是租地费用。全市各旗县区逐年累计租赁农民土地13.3万亩,每年需财政投入11091万元用于支付租地费用,占每年后续管护费32.4%,成为后续管护中旗县级财政主要负担之一。

    另外,近五年以来13.6万亩人工造林招标工程,合同陆续到期,工程移交相关部门,后续的管护问题有待落实。以临河区为例,到2016年全部招标工程合同到期移交到林业局后,城区管护面积达到1.5万亩,每亩养护抚育费按照6667元计,每年约需投资近亿元,养护抚育需要的大量资金几乎全部依靠地方财政投入,而区财力有限,还要保民生、保运转,后续的养护抚育资金急需解决。

    (四设计执行不力,规划落实难。在部分通道建设中,各地为当年形成绿化景观,存在不按规划设计,不按设计施工,栽植密度过大,苗木浪费严重。村屯绿化中也存在边造林边设计,随意性大,规模不够,群众参与度低。

    (五)树种选择单一,病防隐患大。由于近两年绿化中大量使用金叶榆、垂柳等天牛喜食树种,增加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难度和风险。

    三、对策及建议

    (一)严格检查验收,加大奖补力度。根据自治区对重点区域绿化检查验收结果,对造林面积和造林质量好的旗县区加大奖补力度。

    (二)典型精品示范,提升质量档次。以通道绿化、集镇绿化、村屯绿化、工业园区及厂矿企业绿化、黄河北岸绿化、城郊绿化和水系绿化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从规划设计、换土整地、苗木贮备、造林施工、抚育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抓典型、树精品、推亮点,全力打造一批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的典型精品示范工程,大幅度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档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生态建设成果。

    (三)发展民生林业,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租地造林,发展经济生态林或以育代造等“以树养树、以林养林”的造林模式。一是鼓励宽林带内种植果树经济林,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间育苗;二是对于密度过大的林地,通过培育大规格苗木,选择性地隔行(或株)进行抚育间伐,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四)创新造林机制,激发发展活力。一是通过招投标,让有实力的造林绿化企业投资参与重点绿化工程建设;二是按照“谁造、谁有”的原则,积极引导造林大户参与重点区域绿化;三是通过与金融扶贫等其它项目结合,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摆脱“政府主办包办、干部埋头苦干、群众远远观看”的怪象。四是将义务植树与重点区域绿化结合,通过开展单位和个人认建、认养等形式,将尽责形式多样化,营造林工作社会化。

    (五)加强抚育管护,巩固建设成果。一是在新造林有条件、有规模的村社,组建生态林场,允许向林业企业、造林大户流转;二是把一部分公有造林划给国有林场进行经营管理;三是建立抚育管护基金,争取国家抚育专项投一点,地方政府拿一点,重点生态工程切一点,从天保管护经费、森林病虫害防治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中挤一点,社会各界融一点;四是整合天保工程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护林员队伍,统一组织成立护林大队,护林员承担一定后续抚育管护任务。五是做好生态补水,提倡节水灌溉,有效降低浇水成本;六是选择抗旱、抗病虫性强的树种,采用混交造林方式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密度,减轻造林后的病防、浇水等后续抚育强度。

    (六)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科技支撑。针对重点区域绿化困难立地条件造林,一方面要加强科研攻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另一方面加强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农牧民适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

附件下载: